水波曼妙的人生哲學 劉立方院士:提得起,放得下

焦點新聞

2016.11.21 文/陳如枝
media photo 劉立方教授去年榮獲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今年再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對於榮耀,他淡然看待。溫立安攝

水文與海洋研究所劉立方講座教授,去年甫榮獲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之肯定,今年再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之殊榮。氣色紅潤的他,既使忙碌,依然十分快活,盡情享受工作帶來的樂趣。常保好奇心,是他樂此不疲之道;既使遇到困難,也要學習「提得起,放得下」。

從冷門到熱門 寂寞而漫長的學術之路
網路未開的封閉年代,劉立方說,到了美國讀書才開了眼界,尤其在麻省理工學院跨領域的學習,引發他的學術熱情。他最感興趣的是應用數學,特別是流體力學,「非很抽象,亦非很直覺」,讓人沉醉其奧妙之處,後來有幸跟隨梅強中院士,梅老師「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對他很影響很深,也一路師承梅老師從事的波浪研究。

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支持下,劉立方統籌美國五所知名大學展開海嘯研究計畫,迄今已17年。在他的帶領下,成功發展出一套可精確模擬海嘯越洋傳播與近岸溯昇的COMCOT數值模式,並為多國採用,可界定海嘯可能之淹溢區域,有效提供防災與疏散之規劃。
 
「海嘯不發生,是個冷門的科學;一旦發生,常是越洋的災害,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威脅難以估計。」劉立方一語道破這門科學的重要性。過去廿多年來,雖然風平浪靜,但他非常感謝美國政府願意投入經費支持基礎科學研究,直到2004年南亞海嘯,舖天蓋地的災難震撼了全世界,也喚起了科學家更強烈的使命感。
 
科學家的使命 為人類尋找永續的明天
2004年12月26日發生的南亞海嘯,兩週後,他組成國際團隊前往斯里蘭卡作海嘯測量,發現當地還是滿面瘡痍,訪問當地民眾時,「心情是很複雜沉重的」劉立方頓時話語放慢了,「但退一步想,科學的最終目的,是要減少人類面臨的災害,尤其人類對海嘯的發生,還存有許多未知。」
 
回國之後,他們加緊腳步展開海洋測站計畫,因為海嘯的傳播,就像飛機的飛行速度,有時間的推進,透過精確的數值模擬分析,可以估算抵達的時間,提早作出預警系統,爭取逃生時間。印度洋在國際社會的支持下已逐步建立,太平洋系統也成立20多個測站,但以全球的觀點來看,劉立方還是關心中國南海,目前又面臨政治的情勢緊張,需要進一步關注。
 
放眼全球 培養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
劉立方走遍世界各地,深具國際學術威望,目前受新加坡大學禮聘為副校長。而他與中大的結緣,源自同為MIT校友的蔡武廷教授,也因當時的中大副校長,今年的新科中研院院士葉永烜教授一句「Put NCU on the map.」打動了他,讓他願意為中大奉獻,同時與黃鍔院士合作,共同推動中大在海洋、水文科學以及防災科技之相關研究。
 
「台灣雖然標榜以海洋立國,但對近岸海洋研究投入相對很少。」劉立方感嘆說,所幸中大水文所從2008年更名為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他認為這是觀念正確,因為正好將水的循環作有系統的研究,包括水文、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等。
 
科學貴在追求真理,劉立方期望對研究工作有興趣者,「別太崇拜偶像,也不要太相信權威」,最重要的是,培養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遇到困難時,不妨停下腳步思考一下,「別把事情想得太嚴重,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轉個彎或許就是下一個契機,也就是陸游所說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