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以社會參與為目標導向,大學課程就能讓你做在地服務,兼顧理論學習和實務應用,開拓未來職涯。國立中央大學開設「跨領域社會參與學分學程」,以「桃園學」做為主軸深度探索,讓大學生走入地方並助其發展,同時培養發現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為引領中大學子認識桃園,今(16)日下午由桃園市市長鄭文燦短講「桃園新創」,做為認識桃園、透視新創的第一堂課。
由TEDxTaoyuan主辦、中央大學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協辦,「透視新創—桃園新創與市長有約論壇」,同場邀請三位創新創業者:陳仁彬(「Installments」創辦人暨CEO)、余致緯(「停車大聲公」創辦人暨CEO)、蔡玉玲(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創辦人),共同分享創新創業經驗談。 桃園市市長鄭文燦表示,青年創新創業層面極廣,而這個世代所面臨的挑戰更大。青年創業三要素「空間、資金、人才」缺一不可,尤以人才最為重要。桃市府目前在中壢設立的青創指揮部提供工業機具、辦公室等硬體設備,也規劃未來設立青創宅、青創村。這些青創基地加上資金挹注、人才培育及業師輔導等整合推動青年新創。他鼓勵在場學生要「敢夢想、敢挑戰、敢冒險、敢失敗!」 「停車大聲公」創辦人暨CEO余致緯則剖析自己的創業心路歷程。走了六年的創業之路,其中的成敗起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他問聽眾「你願意用多大代價實現你的理想?」他說,創業就是要能堅持理想、了解風險;年輕不怕吃苦,創業者怕的不是眼前的困難,而怕自己先撐不住。只要找到一件願意浪費生命的事情去做,讓自己未來的10年、20年、30年都能過得開心充實。 創立C2C(個人對個人)分期付款平台「Installments」的陳仁彬說,從半導體到網路發展,現今世界運作的定理在轉變。他呼籲這一代年輕人應該要離開台灣這個舒適圈,反守為攻、出外闖蕩,自我突破台灣現有困境。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創辦人蔡玉玲則提醒創業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從實質面說明分析創業應注意的法律層面。 中央大學教務長陳志臣說明,為推動「無邊界大學」理念,自105學年度新設立「跨領域社會參與學分學程」,讓大學生從自主學習中發現問題,透過跨領域與團隊合作學習模式,提出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並從中激發創意與創業實踐,發展職涯探索。學習不再限於校園場域或是學生身份,而是起而行之、嘗試創新、累積經驗而形成永續的社會參與學習模式。 該學程由四大主軸「導航課程」、「社會參與跨域專題課程」、「深碗課程」、「成果展示課程」組成。第一學期所開設的「社會參與之導航與探索」屬於入門的導航課程,以理論學習、實務專題、認識桃園為課程重點。修課學生將先認識不同領域的地方議題,培養在地感和學習實用的溝通技巧、多媒體應用、社會參與實際案例、田野調查方法等等基礎準備,期末成果發表將由學生團隊提出未來實行社會參與的企劃。之後將以導師及業師微型工作坊、選修專門領域課程等方式,落實執行所提出的企劃案,參與在地發展。
瀏覽人次: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