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國際光電工程學會(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簡稱SPIE)近期公佈2016年「教育家獎」(The SPIE Educator Award)得主,國立中央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李正中因長期奉獻光學教育而獲獎。成為該獎項2003年設置以來,首位台灣獲獎人。
從SPIE Fellow到Educator 傳遞知識為己任
該獎項每年從全世界各地推薦的優秀名單當中,遴選出一位,成為年度的教育家。擁有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和美國光學學會(OSA)雙Fellow的李正中教授,除專業領域受肯定之外,長期在教育深耕與奉獻的他,亦進一步受到國際肯定。
李正中為國內的薄膜光學與鍍膜技術開疆闢土。早年,該領域在台灣仍屬萌芽階段,他一路走來摸索了很久;為讓大家有跡可循,他將1983年起經16年來編寫的講義,取其精華集結成書,再經過一年的耐心編纂,最後出版《薄膜光學與鍍膜技術》教科書。該書目前將出版第八版,海內外發行量超過1萬冊,除在台灣在日本、中國大陸也廣為風行,被鍍膜界奉為圭臬,成為鍍膜教學與界業發展重要的工具書。
李正中認為,能提供後學一個入門之道,讓他最感欣慰。但他回想起這本書的發行經過,則透露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初面世的新書,首次接觸的出版社就吃了閉門羹,所幸後來接手的出版社慧眼,不到半年時間,即熱銷了一千本,因好評不斷而再版再刷,無形中也帶動了台灣鍍膜工業的發展。
為人與鍍膜 異曲同工之妙
「好的鍍膜,講求溫和,要順著『物性』而為;切忌強勢,否則可能產生應力,也影響光學品質。」與鍍膜有著革命情感的李正中有感而發地說,「這和做人道理很相似,切忌逞一時之快,強勢而為。順乎天地萬物之道,自然可長可久。」
屆齡退休之際,能被國際社會譽為「教育家」,無非是終身成就的註解,但李正中始終抱持著感恩的心,認為這是許多人幫助他的結果。腦海突然想起,國小一年級時,因教室玻璃擦得光亮,意外得到老師口頭獎勵的點滴。其實小小年紀的他,已悟出其道理,原來擦玻璃抹布不宜反覆來回,要單向擦拭,才會亮晶晶。鍍膜的根本之道亦是如此,要先將基板洗淨,鍍膜才能完全附著。因此回歸基本功,一直是他所強調的。
科技日新月異,但困擾的是目前的模式為:解決了當前的問題,同時也製造了新問題。李中正認為,自然資源是屬於世世代代所有有生命與無生命的,「取用時當如蜂採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環境保護與永續經營,是他所期待的。基於此理念他一直盼望幫助台灣產業能跳脫代工模式,啟動創新與人文思維。
近年來,李正中也投身公益,連續幾年到偏鄉學校演講,他發覺這遠不如邀請孩童來到中央大學光電系參訪,所達到教育的效果大為不同,因為可以為孩童拓展視野、增廣見聞,無形中為學童開啟一扇智慧之窗。平常他在能力所及,也不忘提攜後進,甚至邀集台灣各校不同專家學者共同出書,向全世界傳遞知識之美。他認為,一個國家要強盛,教育必須普及,貧富差距要拉近。惟有教育能提供翻轉的機會,再者幫助別人,自己才會成長,「知識非知識,除非能分享; 智者非智者,除非能啟發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