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和旗幟」 中大藝文中心化身塗鴉牆

焦點新聞

2015.12.08 文/秘書室
media photo 中央大學藝文中心邀請旅美藝術家張宗帆(中)、美國藝術創作者Chris Kienke(右)舉辦雙個展,兩人使用日常可見的原子筆、貼紙等素材帶領學生一同創作展覽作品。朱韻璇攝

中央大學藝文中心本(12)月份推出「『風箏和旗幟』身份識別和感知──張宗帆+CHRIS KIENKE雙個展」。首次在台灣展覽作品的張宗帆、Chris Kienke各自帶來《風箏系列》、《國旗炸彈》創作,於展前一週親自帶領中大學生運用原子筆、貼紙等材料,直接在展場牆面繪製或拼貼圖案。接近90小時的創作歷程,展現兩位藝術家的藝術哲思;「風箏」和「旗幟」看似互不相關的意象主題,藉由微妙地運用紅、藍、白等顏色或空間、形狀連結,互相呼應對自我、對國家、對認同等議題的反思。

旅美藝術家張宗帆笑稱,這次的展覽是「勞力密集」的藝術作品。她和Chris Kienke從上星期各自抵達台灣後,就開始帶領學生分頭創作,算起來彼此都花上了接近90小時。曾經在其他國家創作展覽的Chris Kienke則提到,參與創作的中大學生熱心且專注,共同創作將大家凝聚起來,他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如此強的向心力。
 
《風箏系列》、《國旗炸彈》作品最早開始屬於平面創作,漸漸地發展成與展場結合的三維作品。張宗帆所創作的《風箏系列》描繪一個又一個的四邊形,並用原子筆不停地畫圈,重複同樣的動作將形狀內容填滿。然而,雖然是重複相同的動作,圈圈的線條疏密、顏色濃淡、速度快慢,猶如山水畫的筆法能夠產生相異的紋理或明暗,結合起來的大面積形狀就會讓觀者各有發想。她更將這種空間視覺表現作為日常生活中矛盾與茫然的象徵,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衝突情境,同時也是面對文化衝擊、飄零異鄉的自我比擬。
 
由於填滿形狀相當耗時,她說,她的作品猶如在紀錄時間。展場另一個五分鐘的錄像作品《繪製噪聲》,就是在強調創作的過程。張宗帆使用不同的筆在紙張、木板、玻璃等等媒材上變換力道畫圈,同時錄下產生的聲音,這些聲音經過處理,轉換成音調、節奏,產生樂曲。
 
美國藝術家Chris Kienke的《國旗炸彈》原先是一幅結合繪畫和攝影的平面作品,美國國旗、公路地圖等等圖案顯而易見。這次展出的特別之處在於,Kienke將作品輸出成大張貼紙,並將圖片切割成條狀,拼貼在展場的牆面、地上,組合成放射狀的圖案。一走進展場,觀者視線莫不直接被該幅作品的線條佈局所吸引。
 
Kienke表示,放射狀的圖案隱含爆炸的意象,也可以聯想到煙火的綻放,他的作品既是對偉大國家的慶祝,同時也是對愛國主義的批判,意欲引發觀者質疑國家作為的背後所潛藏的危機。Chris Kienke多探討當代社會與科技之間的關係,作品回溯營造國家文化認同的幾項工具:社交媒體、電視新聞、電影,反思其呈現的觀點、視角之狹隘,如同破碎影像之一體兩面,任由媒體重組斷裂的視覺語彙,無形中形塑了人民的文化想像,同時也造成思想箝制。
 
中大藝文中心說明,「風箏和旗幟」看似悖反的意象,兩位藝術家卻透過作品,小至自我、大至國家框架,回歸到認同感知的命題。張宗帆以詩意的方式,演繹東方山水與西方抽象的融合;Chris Kienke運用拼貼,挑戰傳統繪畫觀念,對國家機制進行了批判。此次聯展除了帶給觀者新的視覺體驗,更促使觀者思考身分識別感知的多重面向。
 
「『風箏和旗幟』身份識別和感知──張宗帆+CHRIS KIENKE雙個展」自即日起至12月26日於中央大學藝文中心展出,免費參觀,開放時間為10:00至17:00,週日休館。
media photo 展覽開幕現場由Chris Kienke(右)帶領參觀者體驗創作。他的作品《國旗炸彈》帶有美國國旗、地圖等圖案和顏色,拼貼成放射狀圖案,兼指爆炸意象和煙火的綻放。朱韻璇攝 media photo 張宗帆(左)解說如何繪製《風箏系列》的四邊形,並請體驗者觀察兩側已完成圖案的色調和濃淡,讓新圖案融入整體作品。朱韻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