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丈高樓平地起 高中生參與探九火箭任務結訓

焦點新聞

2013.12.23 文/李美儀
media photo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院長朱延祥(左)頒發結業證書給參與探空火箭九號任務課程結訓的高中生。陳如枝攝

 為鼓勵高中生參與太空科學任務,由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主辦之「高中生參與中大探空九號火箭科學實驗結訓典禮」十一月廿一日在中央大學舉行,桃園縣共有八所高中、四十二名高中生順利結業取得證書,並發表研習成果,明年初將進一步挑戰探空九號火箭發射飛試任務,為國家培養下一代優秀科學家。
 
 中央大學在「桃竹苗區域教學資源中心高中優質精進計畫」的支持下,前後規劃三次探空火箭任務,提供高中生親身參與學習。學員來自桃園地區八所高中,此次不僅課程創下參加人數最多的紀錄,合作學校也從以往的一至四所提高到八所高中,包括大園高中鍾鼎國校長、內壢高中校長李麗花、中大壢中校長胡劍峰、平鎮高中校長謝錦雲、育達高中校長陳錦亮、復旦高中教務主任王晏、壽山高中校長陳勝利、永豐高中校長林裕豐都出席參與見證,顯見此計畫受到高中之熱烈迴響。 

探空九號量測天氣動態 扮演重要角色
 
 國家太空中心計畫主持人陳彥升博士表示,推廣太空教育是太空中心的職責,旨在培養科學人才,推動未來科學研究的基礎,最近常見各國家發生大水災,更顯示出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尤其探空九號在量測天氣動態,預測氣象扮演重要角色,藉由高中生參與學習,增加未來太空研究的新力量。
 
 桃園縣教育局吳林輝局長指出,桃園縣目前在推動大學知識城計畫,結合境內大學院校資源,以資源共享的理念,讓知識普及高中小學,也讓一般民眾共同受惠。中央大學在地球科學與太空研究上位居全台之首,此次讓高中生有機會跟著大師級教授學習,期盼未來他們能走向科學研究,成為下一代科學家。
 
 大園國際高中鍾鼎國校長也說明,在大學聯考逐漸淡化下,這次的合作是大學與高中資源連結的新典範,「中大就像開了一扇窗,未來還希望窗擴大為大門」,讓更多的高中生提早見識科學研究的精神、研究態度以及科學家的風采。

課本學不到的知識 前所未有的體驗
 
 中大大空科學研究所趙吉光老師認為,參與訓練的高中生學習精神可佳,每星期六不計交通上的舟車勞頓,到中大實驗室學習,連續十二週的學習,其實已經相當於大學中兩學分的課程。「太空酬載」組的學生可使用軟體設計機構與電路、自行製作電路板與安裝電子元件,在太空電漿艙內實地量測電漿特性。而「地面雷達」組的學生可學習雷達原理,分析天線場型,實際動手架天線,分析回波資料等。這些都是在高中課程中學習不到的,甚至在大學也不一定有此機會接觸。
 
 參與課程的平鎮高中徐合興說,這些知識學校不會考,但是瞭解背後運作原理,以及天線組裝完成的成就感,「比段考第一名還興奮」,未來有機會還想再參加。
 
 中大壢中邱泰瑋也表示,學校學習是紙筆規劃與實驗,但在這裡學到真正科學研究的態度與行動,去嘗試追求問題的答案,都是前所未有的經驗。他很感謝這次有機會能在學校外,得到特殊的學習體驗,不僅自行設計雷達參數,還實際架設天線雷達,也藉此體認到,原來科學研究並非只埋首於實驗室,也需要「人與人密切的合作」才能完成,也希望自己將來能為國家盡一份心力。
 
 探空九號火箭延續先前探空七號量測電離層電漿不規則體的科學實驗目標,使用新式電漿量測儀器,先期驗證自製儀器(福衛五號先進電離層探測儀)能否在太空環境達成功能需求。探空火箭九號任務,將於明(2014)年初於屏東九鵬發射。屆時將從結訓的高中生挑選出優秀飛試成員,親臨火箭發射現場學習,期許為國家培養下一代優秀科學家。

media photo 參與「太空酬載組」高中生,自行製作電路板,挑戰如何使用在太空艙中。陳如枝攝 media photo 參與「地面雷達組」的高中生,分析天線場型,實際動手架天線,收獲良多。陳如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