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徑‧越境-2012中央大學衛星影像月曆發表

焦點新聞

2011.12.16 文/陳如枝
media photo 中央大學張中白教授(左)與中研院范毅軍研究員(右)共同策劃的2012衛星影像月曆。石孟佳攝

 喜愛魚路古道、八通關古道的「古道迷」有福了!中央大學2012衛星影像月曆與中央研究院攜手合作,以「古徑.越境」為主題,將人文歷史與地理資訊科技作融合,從衛星影像中領略古道之美,感受先民的開路智慧。透過先進的飛行模擬技術,帶您身歷其境,探索台灣北、東、南部三百多年來的拓墾開發歷程。

 2012衛星影像月曆策劃人、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副教授張中白表示,延續去年「裨海紀遊」縱覽台灣西部平原三百多年來的時空變化,今年以先人的足跡-古道為主題,視角由台灣西部轉到台灣北、東、南部。

 張中白說,數百年來,台灣古道興衰演替成不同形式的步道、公路、鐵路,或竟淹沒於荒煙蔓草中。此次透過古徑今說,結合衛星影像及3D地形模擬技術,由海上俯瞰台灣陸地,提供更宏觀的海洋新視角,並適度融入雪景和日落,呈現台灣獨特之美。

穿越時空  跨越文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范毅軍研究員指出,這份月曆穿越時空三百年,橫跨荷蘭人佔據時期、西班牙統治北台灣時期、清領時期、日治時期以及國民政府時期,深具有歷史教育意義。

 月曆取名「古徑‧越境」,具有「穿越時空、文化跨境」意涵,記載著先人篳路藍縷的墾荒過程,以及各族群不同時期的生活智慧。如從淡蘭古道的取徑,可以看出漢人在山間闢道,大抵沿溪畔或橫越鞍部而行,此與原住民依地勢取道山稜線「蕃仔路」的走法有所不同。

 又如國家一級古蹟「八通關古道」,實際到玉山國家公園探勘之後,才發現為何早期原住民和漢人開墾時期路線大多為「直上直下」,與日治時期「盤旋而上」大為不同,原來與生存之道息息相關。原住民為了狩獵,必須抄短路,跑得比野獸還快;日本人則為了輸送補給,運送砲彈和木材,因此路線有所迂迴。希望透過衛星影像月曆的引導,古道路線的描繪,帶領大家更深入了解古道的文化意涵,感受先民的智慧。

古道今山 以古鑑今

 此外,古道也潛藏著人類與土地互動的反思。如位於國境之南的「阿朗壹古道」,此段古徑大部分已被併入屏200 縣道和台26線,從台東南田到旭海段是台灣目前僅存的一段沒有公路的海岸線,蘊藏豐富自然生態與秀麗景觀,也是台灣環島公路的唯一缺口。隨現代公路的修築,近期該路段開發與保育的爭論不斷,探討著如何才是永續之道。

 陽明山國家公園最熱門的明星古道-「魚路古道」。從北海岸金包里穿越大屯山脈進入台北盆地的「金包里大路」,是早期聯繫凱達格蘭族各社的幹道,日後發展成漁貨、茶葉等商運的捷徑,沿途資源有魚、牛、石屋、大油坑硫磺礦區等以著稱,因此有「魚路古道」之稱,為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重要的史蹟。

 「臨海道路」,此即今日蘇花公路的前身。在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至今仍可以見到部分清代蘇花古道、日治時期臨海道路(舊蘇花公路)與現今蘇花公路互為交替的痕跡。東海岸面臨太平洋的山脈拔地而起,透過衛星影像立體模擬的技術再現蘇花新舊道路蜿蜒其間,益顯蘇花公路之美麗與險惡,是歷來行者共同的記憶。

 有趣的是,十七世紀荷據時期,荷蘭人聞言台灣東岸的立霧溪溪口附近為產金之地,遂於1637年從大員(今台南)出發,繞台灣南端到達台東卑南紮營;之後又在1643年、1645年兩次組隊探勘金礦所在,但均未尋獲。其行走路段套疊在衛星影像上,宛如再現一段已埋藏三百餘年的夢幻尋金之路。

 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張中白副教授指出,此次月曆,中大同步推出飛行模擬技術,可進行線上瀏覽,透過全台灣數值地形模擬和衛星影像技術,讓人如坐搭乘直升機般,可以飽覽東部群山、海岸之美。觀賞網址:http://www.csrsr.ncu.edu.tw/2012Calendar.html

 月曆採限量發行2200份,每份定價380元,委託全省敦煌書局代售,有興趣者,可電洽:(03)422-7151轉57393。

media photo 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副敎授張中白介紹古道的地理資訊。石孟佳攝 media photo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范毅軍研究員娓娓道出古道的意涵。石孟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