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衛二號 傳回災區影像

焦點新聞

2004.12.31 秘書室新聞組

記者游文寶、蔡宗明連線報導

 南亞發生強震引發海嘯造成大災難,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與國立成工力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前天都接收到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原華衛二號衛星)傳回的災區影像,經處理解析,可清晰看出受災地區的變化,將提供救援單位執行救災任務參考。

 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中心前天上午接收到福衛二號拍攝的泰國普吉島上方衛星影像,經彩色套繪處理,可近距離觀測災區在地震及海嘯過後的情形。太空遙測中心專家指出,泰國普吉島的受災區大部分位於西部及西南部綿延約五十公里的海邊,在岸邊形成的大大小小水塘,仍未消退。

 中大太空及遙測中心指出,普吉島發生大地震及海嘯以後,海浪還是很大,從空照圖俯瞰海面,位於島的西側海面,大浪的浪紋非常明顯,相對於西岸的波濤洶湧,普吉島東岸海平面平靜無波,形成明顯對比。

 另外,衛星影像圖中發現,在普吉島的巴東海灘外海,有一處長十公里、寬五公里的黑色陰影,研判是被海嘯捲進海中的各種漂流物。

 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計畫室、中央地質調查所與國立成工力大學防災研究中心,也針對蘇門答臘大地震後引發海嘯災情,昨天清晨約四時完成衛星影像圖處理分析及評估報告。

 成大防災研究中心主任詹錢登表示,未來將持續運用福衛二號對南亞地區進行災害監控,衛星拍攝的影像除提供國際人道救援參考使用,並將應用於追蹤震後各項災情,尤其是地震觸發大規模崩塌、土石流等二次災害的防範與監控上。

 詹錢登指出,福衛二號於災後進行攝影,廿八日上午九時卅分拍攝一張蘇門答臘沿岸災區影像,當晚十時由防災中心影像處理團隊進行解析,到清晨完成。

 他指出,經過彩色融合處理的福衛二號高分辨率影像,清楚顯示蘇門答臘島亞齊省首府班達亞齊市遭受海嘯及地震災害的最新災情分佈。

 他表示,後續的國際社會人道救援及緊急救災區域規劃,如能掌握全區域災害情況,就能避免災害發生初期,由於災情不明導致指揮紛亂、規劃不易以及搶救推進不利的困境。

 詹錢登說,福衛二號主要任務是執行監測台灣國土防災及環境變化,在距地面約八百公里高的軌道運行,每天早上九時經台灣上空,約在上午九時卅分至十時走到南亞上空,因當時未賦予攝影任務,無法及時拍攝災後一個多小時的影像。

原文轉載自【2004-12-30/聯合報/A5版/南亞大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