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生醫理工學院 哈佛教授當院長

中大新聞

2014/01/14聯合報

【記者王涵秋、張錦弘/台北報導】  
 中央大學為培養跨領域人才,帶動台灣生醫產業發展,昨天宣布整合現有的1系4所成立「生醫理工學院」,並延攬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彭仲康擔任創院院長,波士頓大學醫學院教授徐沺也「鮭魚返鄉」,加入師資陣容,預計今年8月正式對外招生。

 中大校長周景揚表示,醫療照護是跨領域且整合度高的產業,與國民健康、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因此配合政府「生技產業起飛行動方案」,整合現有「生命科學系」、「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系統生物與生物資訊研究所」、「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和「跨領域轉譯醫學研究所」,正式成立「生醫理工學院」。
 
 為了充實師資,中大這次特別延攬彭仲康、徐沺這兩位國外名校學者返台任教,兩人都才50幾歲,在美國薪水遠高於台灣,之所以返鄉,是因中大給予很大的發揮空間,且當年都在台灣受大學教育,在國外這麼多年,覺得「回饋台灣的時候到了」。
 
 周景揚說,考量產業整體需求,課程設計也須從「產業端」回推到「課程端」,引進美國的「破壞性創新」方式,針對生醫特定族群培養人才,對整個產業發展產生良性循環。  彭仲康補充說明,破壞性創新預計有兩大方向,一是開發「低成本」的創新醫療技術,二是推動「預防醫療」的創新技術,以跨領域教學,培育學生成為學用合一的生醫人才。

 彭仲康說,以美國為例,1個生醫人才的就業,能帶動30幾個新產業的就業機會,台灣目前的困境正是畢業生與產業無法有效結合。
 
 未來生醫理工學院除整合校內單位,與台大、榮總等全國各大醫院合作,還會和台達電、聯發科、鴻海、神達等知名企業合作,提供技術、協助企業轉戰生醫產業,並與哈佛大學醫學院、倫敦大學建立跨國合作關係。
 
 彭仲康強調,未來醫療照護產業將「由集中走向分散」,他說,台灣的醫療照護有優勢,如能有效提出全球性解決方案,未來不只有效降低社會福利支出,也能創造可觀經濟效益。
 
原文轉載自【2014-01-14/聯合報/AA4版/教育】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