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3D衛星遙測 水庫面積縮減曝光

中大新聞

2021/04/23中央廣播電台

 遲未降雨,水庫水量下探,供水危機急迫,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中心逐一觀測各地水庫,除了發現水體體積瘦身,顯示水源越來越少,也利用這次機會,實際量測水庫淤積量、面積及庫容量,作為日後政府調度水源參考。

 
石門水庫上游入流量越來越少,庫區蓄水日益減少,如果再不下雨,供水壓力可能越來越緊迫,另外,中南部水庫水情普遍不佳,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利用3D衛星遙測進行監測,發現水庫蓄水量嚴重下降。以曾文水庫為例,衛星影像分析結果顯示,與前年9月相比,至今年4月水庫的水位降低了33公尺,水體面積減少約1,160公頃;3D空間分析更顯示,水庫水量減少約4.2億立方公尺。
 
水庫裸露面積越來越大,有利調查水庫實際淤積量及庫容面積,中大太遙中心副教授曾國欣表示,過去水情穩定,未建構即時監控的機制,目前已著手研究,如果天氣情況允許之下,約莫2至3星期可以拍攝到高解析衛星影像,對於水庫水體、面積、庫容判讀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未來也會整合這些資料,實際測量出水庫淤積量及實際的庫容量,才能好好治理水庫現況。
 
水位下降是全面調查各水庫最佳的時間點,國際知名水資源專家,中央大學副校長吳瑞賢教授表示,中大太遙中心這次運用衛星立體測繪所建立的3D模型,很清楚算出水庫現有的形狀,一旦水位到達不同水位等位置,都能精準算出蓄水量,同時蓄水量或多或少會受到水下淤積量影響,如今在庫底逐一裸露出來時算出,再建立相關的資料庫,相信這對於今後各水庫使用及壽命絕對非常有幫助,所以這次中大要仔細加以研究,做出學術貢獻。
 
吳瑞賢副校長表示,加強使用相關科技,管理集水區與水庫庫區是極為重要的工作,也讓台灣降低枯旱帶來的缺水風險。
 
原文轉載自【2021-04-23/中央廣播電台】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