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林天文台發現800顆小行星 命名故事彰顯台灣精神

中大新聞

2021/03/09自由時報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中央大學1992年設立全國最高的鹿林天文台,並自2002年起觀測到首顆小行星以來,收集幾十萬筆資料中,迄今已發現800多顆,更獲國際組織認證命名其中上百顆,中大將其中40顆命名故事集結成冊,包含台灣地名元素,以及陳樹菊、奧比‧薩克思等名人,彰顯台灣精神與普世價值。

中央研究院院士葉永烜表示,中大40年前開始天文教育投資,迄今已在國際闖出名號,尤其從夏威夷西至台灣中間,都是海洋沒有天文台,台灣位在亞洲沿岸,許多國際天文計畫因此找上鹿林天文台,而其發現的小行星,是台灣珍貴資產,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規定,獲得確認便可由發明者命名,已將命名權利視為獎項,未來除了彰顯台灣重要人物,也擬納入亞洲重要人物,拓展國際視野。

鹿林天文台台長林宏欽解釋,鹿林天文台早期觀測取得天時地利與人和,雖2002年起觀測到第一顆小行星,但在2006到2009年間每天觀測到大量小行星,收集幾十萬筆資料並送國際組織,已發現800多顆小行星,其中400多顆有測量精確軌道而取得永久編號認可,再透過1到10年不等的程序,完成100多顆命名,未來國際天文研究,就須使用該命名。

中大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李瑞騰說,小行星發現雖然是科學研究,但命名則是「人文內涵」,鹿林命名主要彰顯台灣價值,如合歡山、玉山及縣市地名,也有仁人義士如鄭崇華、陳樹菊等,文采風流則囊括鄧雨賢、鍾理和,中大學者羅家倫、蔡文祥也不缺席,更用南非人權鬥士奧比‧薩克思來命名,紀念並強調普世人權精神。

中大校長周景揚表示,當年鹿林天文台主要觀測到的小行星群,是位在火星跟木星之間,這些小行星繞行週期可能要3到5年,命名程序前必須證明存在、完成定位等,且命名也有限制,須遠離商業與政治,因此人文及永續關懷成了命名主軸,強調科學除了發現,工程進步等,最終仍要造福人群。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