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研究視角回望五四歷史

中大新聞

2019/05/02Yahoo奇摩新聞

1919年發生的「五四運動」,對中國之後100年有什麼樣影響?中央研究院今(2)日至4日舉辦「五四運動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邀集海內外歷史、文學、政治、哲學、宗教、社會等領域專家齊聚一堂,以當代視角評價「五四運動」。

 
1919年,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列強竟主張戰敗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移轉給日本,5月4日,在北洋政府統治下的京兆地方,一場由學生發起的抗爭運動在全中國大陸展開,不只抗議政府無能,也控訴軍閥把國家搞爛。
 
當時北京大學學生羅家倫是主要發起者之一,他起草「北京全體學界通告」,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口號,之後又發表「五四運動的精神」文章,首次使用「五四運動」一詞,從此為後世沿用。
 
那一段時期,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蔡元培等受過西方教育者發起「新文化運動」,打著「反傳統、反儒家、反文言」的旗號,否認自身的文化價值,認同西方文化以及民主共和制。
 
廣義「五四運動」是指自1915年中日簽訂《對華二十一條要求》到1926年北伐戰爭這段時間,中國大陸知識界和青年學生反思及批判華夏傳統文化,追隨「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探索強國之路的新文化運動。
 
「五四運動」的歷史評價不一,譬如羅家倫1932年至1941年間擔任中央大學校長時,就不支持學生運動,他不同人生階段對此運動的看法都有些差異。
 
「五四運動」帶來強大的後續影響,中研院以此為主題,5月2日至4日接連舉辦3天國際學術研討會,共有16場專題論文發表,6場圓桌論壇,國內外相關資深研究學者皆與會出席。
 
中研院研討會將從不同面向來探究五四時期的歷史、文學、宗教與文化,也回顧100年間的變化,並從當代的視角評價五四,討論五四與台灣、五四與東亞等問題。
原文轉載自【2019-05-02/Yahoo奇摩新聞】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