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係/吳玉山:AIT新館落成 美派哪層級來台?

中大新聞

2018/05/17臺灣新浪網

 吳玉山以羅家倫講座得主應邀演講。(中評社攝)  中評社桃園5月16日電(記者 黃文杰)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大學政治系合聘教授吳玉山15日在台灣中央大學羅家倫講座演講提到,民進黨蔡政府執政,選擇走回海洋伙伴,看起來,台灣有可能先會經歷一段戰略上升期,包括台美、台日關係都是如此,但是關鍵還是美國總統川普想法,台灣想做小老弟,川普想拿台灣做一張牌。  

 
 中央大學2016年成立羅家倫講座,以獎勵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優秀學者長期投入學術研究,15日上午舉行講座得主頒獎,並邀請首屆得主、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談地緣斷層線與中小國家的戰略選擇-東亞與東歐的比較。  
 
 吳玉山以最近的中美貿易戰來看,雙方打得火熱,實際背後還有地緣政治影響,中國大陸與俄羅斯的攜手,面對美國的西方世界,也就是海洋聯盟與大陸聯盟對抗,兩大聯盟勢力相抗之處,用地震斷層帶來形容,一邊是東歐國家,一邊是東亞國家,在兩強之間,選擇要當樞紐、避險者或伙伴。  
 
 他說,東歐國家最經典例子就是烏克蘭,一度扮演樞紐角色,2010年Yanukovych以親俄姿態當選,但在經濟危機下開始搖擺,親近西方,願意與歐盟簽署聯繫協定。東亞國家就是馬政府時代,從海洋伙伴走向海洋避險,後者不僅兩岸、台美、台日關係均維持穩定,2015年兩岸領導人還在新加坡舉辦馬習會,算是成功避險。  
 
 吳玉山表示,處於戰略斷層帶之上,海洋聯盟與大陸聯盟之間,決策者必須處理好角色問題,他以烏克蘭與台灣為例,相同處在於,都要面對認同爭議,烏克蘭要面對俄羅斯,台灣要面對中國大陸,這種大陸強權與本身血緣、歷史、文化關係密切,往往是內部政治競爭的主軸。 
 
 他分享2014年當爆發太陽花學運,學生攻入並佔領立法院,自己正受邀一場重要會議,報告最新烏克蘭局勢,當時基輔親歐群眾開始示威,與警察衝突,廣場(Maidan, Майдан)革命開始,在容忍了廣場群眾三個月後,Yanukovych決定清場,2014年2月19、20日,群眾有百人左右被擊斃,幾經波折,Yanukovych被罷黜。  
 
 吳玉山指出,台灣與烏克蘭還是有差異,烏克蘭面臨進出集團決定,台灣則尚未進入此一情境,抗爭與執政者處理方式不同,  
 
 對於民進黨政府上台,不願意承認九二共識,一方面有北京的推力,九二共識無解下地動山搖,一方面有華盛頓與東京的拉力,台灣滑回小老弟,就要看美國的態度,特別是川普的角色。  
 
 吳玉山分析,美國與西方面臨三重戰略挑戰,包括西翼蘇聯繼承者俄羅斯的挑戰,東翼中國再興的挑戰以及南翼回教基本教義與國際恐怖主義的挑戰,川普最在意東翼(China);在安全戰略、經濟利益、意識型態三個議題上,川普最重視經濟。  
 
 他說,在美國的傳統政策、現實的利害考慮、長遠的戰略規劃之間,川普最在意當下,優先考慮為:中國、經濟、當下,台灣是在這種考慮下進入川普的視線,台灣想做小老弟,川普想拿台灣做一張牌,來和中國大陸交易,並不顧及情誼或意識型態。  
 
 吳玉山說,台灣有可能先會經歷一段戰略上升期,包括在和美日關係提升,好比日本代表處正名、美政府官員來訪,都有象徵性意義,但實質上的提升有待觀察,尤其面臨北京的壓力雷霆萬鈞(經濟、外交、軍事),就看今年六月美國在台協會AIT新館落成,美方派哪個層級官員來與會,預料又掀起一陣緊張。(閻光濤編)
 
原文轉載自【2018-05-17/臺灣新浪網】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