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黑潮離靠岸 有助預估隔年漁獲量

中大新聞

2018/04/02Yahoo奇摩新聞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研究所黃如瑤教授研究團隊,利用衛星遙測資料以及長期漁業統計數據,發現台灣40%鯖魚漁獲量變化,受黑潮海流改變影響,若能掌握黑潮離岸或靠岸的微妙擺盪,有助於預估隔年春季的漁獲量。這項重要研究成果刊登在今年二月份的《物理海洋學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 ography),同時獲知名的《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專文報導。

 
黃如瑤教授原任職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2012年延攬為講座教授至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服務。他所建立的「臺灣海洋先進預報模式」(Advanced Taiwan Ocean Prediction,簡稱ATOP Model),為全球最頂尖的大氣海洋模式之一,運用超級電腦24小時運算,為科學提出強而有力論證。
 
黃如瑤說,黑潮從菲律賓開始,穿過臺灣東部海域,沿著日本往東北向流,因流動速度相當快,不易觀測,該團隊運用兩項衛星海洋技術,先觀察黑潮的位置,再觀察海洋水色變化,深入了解生態與物理的耦合機制,發現氣候的震盪足以改變大洋環流的特徵,進而影響海洋生物族群數量起落。
 
這項創新研究,黃如瑤歸功於研究團隊和台灣特殊環境。共同作者包括台灣海洋大學的李明安教授,其專長在衛星海洋學、漁海況學,提供長期漁業統計數據;廈門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王佳則協助資料蒐集和分析,與台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有關,這裏有黑潮流經,季風和沿岸流交會,是相當難得獨特的研究環境。
原文轉載自【2018-04-02/Yahoo奇摩新聞】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