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衛太空魔方 測到地震前兆

中大新聞

2018/01/25蘋果日報

福衛五號衛星去年8月升空,其中搭載中央大學研發的「太空魔方」先進電離層探測儀,中大太空科學研究所昨發表初步成果,指太空魔方已成功觀測到去年11月伊拉克大地震前電離層異常狀況,推估未來10年內將可發展成地震機率預告機制。中央氣象局指樂見相關研究發展,但用電離層預測地震仍有漫長路要走。

 
台灣首顆自主研發衛星福衛五號去年8月25日升空,除搭載拍攝影像供防災勘災、國土安全等用途的「光學遙測儀」外,也搭載由中央大學研發的「先進電離層探測儀」。 
 
觀測效率大提升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所長趙吉光指出,這個探測儀為邊長10公分的立方體,且重量不到900克,因外表像魔術方塊因而命名為「太空魔方」,可針對離子濃度、離子速度、電子溫度等進行量測。 
趙吉光說,太空魔方除了量測數據多外,與其他衛星需要2至3個月才能完成一張全球電離層電漿參數分布圖相比,搭載在福衛五號上的太空魔方僅需2天即可完成相同任務,大幅提升觀測效率。 
 
 
「尚處研究階段」
太空魔方去年9月7日開機啟用後,已成功觀測到去年11月12日伊拉克發生芮氏規模7.3大地震前7至9天,電離層濃度有異常增加50%狀況。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劉正彥指,推斷是地震板塊擠壓產生電荷分離,進而影響至電離層,而太空魔方可觀測到此異常現象。
劉正彥說,雖太空魔方可觀測到電離層異常的狀況,不過地震的規模大小、深度均會影響到電離層的異常情況,顯現目前地震預警還處於研究階段,不過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相信未來10年內,仍有機會進一步發展如同降雨機率般的地震發生機率預告,提醒民眾留意。 
 
氣象局樂見成果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代理主任陳國昌指出,過去有些大地震前確實有電離層濃度異常,但也有地震發生前未有異常出現,即便有電離層異常也不一定將有地震發生,目前都是等地震發生後再回頭觀察地震前電離層的變化。
陳國昌認為,電離層變化與地震還未有直接證據顯示兩者關係,要發展成地震預測機制還有一段路要走;不過氣象局樂見相關研究持續推動。 
 
 
伊拉克去年11月發生規模7.3大地震。資料照片
電離層探測儀「太空魔方」
●尺寸:長、寬、高各約10公分
●重量:不到900克
●過程:2006年開始研發,去年8/25隨福衛五號升空、9/7開機啟用
●應用:
◆可量測離子濃度、離子速度、電子溫度等
◆蒐集並分析大氣中的帶電粒子特性,研究電離層電漿的異常狀態與地震之間的關係
 
原文轉載自【2018-01-25/蘋果日報】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