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鋼橋競賽17隊角逐 台生作品耐重逾百斤成雙冠王

中大新聞

2017/08/18udn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即時報導

 
「2017亞洲學生鋼橋競賽」於8月14到18日在中央大學舉行,來自日本、泰國、台灣、印尼、越南、蒙古及大陸等17支隊伍參賽,參與人數約200人,規模達歷年之最。比賽過程緊張刺激,考驗學生的創意、團隊合作和實作等能力,中央大學「Give me Five」5人團隊,以15公斤的輕量造型順利通過考驗,蟬聯總冠軍殊榮。
 
這項比賽源自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與美國鋼結構學會(AISC),2006年起首度於亞洲開辦,在日本、泰國和台灣等地輪流舉辦,今年已邁入第10屆,主要目的為激發學生創意,將理論與實務結合,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增加學生未來的國際移動力。
 
主辦單位表示,今年越南、大陸和蒙古首度派出大學參賽,台灣除了中央大學之外,宜蘭大學土木系學生也有參與。特別的是,觀察歷年來的參賽學生性別比例,女學生的比例已有明顯提升,可見鋼橋競賽不只是男學生的強項,例如今年獲得首獎的「Give me Five」團隊就是男女比例參半。
 
中央大學土木系副教授洪汶宜表示,比賽從構想、設計、分析、採購原料、加工到組裝作業的規劃,完全由參賽學生們團隊自行合作完成。學生必須學習從鐵工廠叫料、裁切、焊接到鑽孔等一連串「從無到有」的過程,最後再將所有組裝材料打包至行李,飄洋過海來到台灣進行最後比賽。
 
15日上午各團隊先介紹設計理念簡報,包含橋梁外觀與桿件的設計,再分析製作過程。16日上午鋼橋組裝競速比賽正式開始,限時30分鐘,分成3批輪流上場。不少隊伍為了展現團隊合作精神,振臂高喊隊呼,先聲奪人,也有隊伍帶著校旗和國旗參與比賽,希望能為校、為國爭光。
 
主辦單位表示,隊伍雖然沒有人數限制,但學生必須在一定範圍內組裝,不能出界,工人少、組得快,懂得成本與時間控制,自然分數會高。16日下午進入最後壓軸「載重變位」競賽,成員必須在10分鐘內,完成350公斤的不對稱載重,測試橋梁是否經得起考驗,過程緊張刺激,參賽隊伍全都捏一把冷汗,期許安全過關。
 
中央大學表示,今年派出的選手呂依涵、曾曉彤、許凱敦、黃禾程和蕭信睿等5人小組,他們以15公斤輕量為主軸,順利通過載重測試,分別拿下「建築成本」和「設計理念簡報」兩項分組冠軍,最後奪下總冠軍最高榮譽。 另泰國也奪下「結構成本」及「總成本」兩項分組冠軍、「美觀」冠軍由日本拿下,「載重變位預測」冠軍則由蒙古獲得。
 
原文轉載自【2017-08-18/聯合新聞網/聯合報】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