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通識教育厚植「軟實力」 學習達人經驗分享

重要回顧

2010/09/06 文/陳如枝
media photo 石孟佳攝
 大學開學在即,如何聰明選課?再透過學習歷程的建置,打造一份完美的履歷。中央大學新學期開始的電子化課程地圖,協助學子依「能力指標」來選課;再透過e-portfolio平台,打造個人專屬學習部落格。通識中心三年來共遴選出三百多份優異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其中經濟系畢業生馬惠茹學習歷程建置完善,不但三年提早畢業,更有專書出版,成為囧世代「學習達人」。
 
 中大通識教育之改革
  
  中央大學教務長李光華表示,中央大學近年來在通識教育之改革是循序漸進,有具體成效的,為教育部五年五佰億執行計畫評定「教研俱優」之學校。
 
  中大在劉兆漢校長時期,深刻體會到通識教育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重視通識教育師資人才之培育。劉全生校長時期提出「重視大一」計畫,鼓勵學子不要為考試而讀書,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因此將資深、有經驗、宏觀的老師投入大一基礎教學,希望引發學生真正的學習興趣。李羅權校長時期大刀闊斧進行通識教育改革,將組織調整,並推動「核心通識」課程,將課程分為人文與思想、社會思潮與現象、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四大領域作為核心必修,作有系統之整合。現任的蔣偉寧校長則強調「博雅專精」之教育,兼顧核心通識和專業能力,重視學生創意、語文、溝通和合作等「軟實力」(soft skill)之培養。
 
電子化課程地圖 依「能力指標」聰明選課
 
  中央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韓保中指出,一學期七、八十門通識課程當中,中大電子化課程地圖堪稱是學生選課的GPS。它主要採「自助旅行」的概念,學生可自行決定規劃的方向。並且透過人力銀行,結合職涯發展,反推學生在學所需儲備的能力。依照中大自行開發的「能力指標」來選課,這些能力指標包括邏輯與科學推理、語文表達、鑑賞評論、國際視野、淵博史觀、公民道德素養、創意思考、自學能力等,針對自己想要特別要加強的能力,系統會為您推薦出「速配」的通識課程。
 
e-portfolio平台 學習自我當家
 
  妥善規劃自己的課程路線之後,再搭配中大自行開發的數位化學習歷程檔案服務系統(e-portfolio),「以學生為中心」,學習之路即可操之在我、自行當家。
 
  e-portfolio可清楚記錄每個學生的學習歷程,像是上過哪些課程、參加過什麼比賽、拿過什麼獎、有哪些社團服務紀綠,均可在網路上留下美好的紀錄,畢業後可輕鬆搞定一份完善的履歷。
 
  韓保中說,個人化學習歷程的建置,在於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學習風格與特質,激發自我反思學習,並提供生涯規劃與發展的依據。為達到彼此觀摩學習的目的,中大通識中心三年來共選出三百份優異學生歷程檔案,設有專屬網站,開放閱讀及參考。未來則將更進一步朝「客製化」發展,讓學生畢業後可自動匯出個人獨一無二的履歷表。
 
學習達人的現身說法
 
 馬惠茹是中大學習歷程建置者的典範,也是中大經濟系第一位三年取得學士學位的學生,她去年研究所推甄順利上台大和政大,目前為台大財務金融所二年級學生。她在中大三年總成績平均95分,除課業成績優異外,社團、打工也照樣不缺席,校內外得獎無數。國內多所大學乃至對岸都曾邀她演講,「超級學生」、「學習達人」的封號不脛而走。

 馬惠茹認為,「做中學」是她最快速的學習方式。她的e-portfolio學習歷程檔案包括中(英)文履歷、修課紀錄、學術榮譽、社團打工、作品報告和影音紀錄等大項,一步一腳步紀綠每一個學習過程,內容扎實而豐富,因而有出版專書的機會。通識中心黃藿主任說,大學不再是任你玩四年,認真學習,三年即可滿載而歸。
 
 中文系三年級鄭雅双則認為,e-portfolio平台對她的幫助在於對文字的駕馭能力和統合能力。當前的「影音」時代,年輕人開始不重視文字,學習歷程的檔案建置,不但可為學習者留下紀錄,更有助於反思;一學期下來,比較能理解老師上課的脈絡,幫助自己的組織,了解其相關性之後,會有豁然開朗之快!
  
 機械系三年級陳毅安分享一學期如何釀一壺學習檔案。他選修通識教育「城市與文學」這門課,興趣從閱讀張愛玲的作品而來,一個學期下來,透過老師的引導,梳理出自己對城市的記憶,揮灑出自己與生長土地之間的情感,並透過e-portfolio學習部落格發表、分享與討論。授課老師許秦蓁說,創作及書寫是陳毅安的特色,再加上豐富的延伸閱讀和電影賞析,為學習作了最美好的見證,是一份「特優」的學習歷程檔案。

文/秘書室新聞組
media photo 石孟佳攝 media photo 石孟佳攝 media photo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