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瀛天文館」小行星光照 全台首創的《星動時課》上路

重要回顧

2019/12/03 文/秘書室
media photo 中央大學將鹿林天文台發現的編號281569號小行星命名為「南瀛天文館」,由中央大學副校長陳志臣(右)頒贈銘版給台南市長黃偉哲(左),市府並回贈天文獎座。陳薏安攝

擁有全台灣平地最大76公分望遠鏡的台南市立南瀛天文館,長期致力台灣基礎天文教育的扎根,串連鄰近的人文景觀、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創造多元教育價值的「南瀛星故鄉」。為肯定南瀛天文館在天文教育上之貢獻,中央大學特將鹿林天文台所發現的編號281569號小行星,命名為「南瀛天文館」小行星,並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通過。

12月1日上午在台南市忠義國小,台南市政府教育局特舉辦「玩轉天文」星動時課天文課程博覽會,除有一系列精彩活動之外,另有「南瀛天文館」小行星頒贈儀式,由中央大學副校長陳志臣致贈小行星銘板給台南市長黃偉哲。

秉持著「天文好好玩」的信念,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轄下南瀛天文館以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為目標,把讓老師苦惱的天文課程教學,透過團康、桌遊、故事或教具操作,轉化為好玩易懂的《星動時課》。歷經兩年的教案編寫、課程試教修正及教具研發製作,終於在今年7月完成全部36套課程。這是全臺第一個系統性開發完成的國小天文課程,同時自108學年度起,臺南市共有15間國民小學正式實施《星動時課》。

中央大學副校長陳志臣肯定台南市政府這項創舉,有助於天文教育向下扎根。他表示,小行星目前為唯一可由發現者命名的天體,中大目前已取得近50顆命名,表彰許多對台灣有重要貢獻的人,如陳樹菊女士、鄧雨賢先生…等等。同時全台灣各縣市名稱,也即將命名完成。

中央大學表示,「南瀛天文館」小行星2008年10月23日由蕭翔耀與葉泉志於鹿林天文台所發現,發現時在金牛座位置,目前已運行到獵戶座。大小約在1-2公里之間,繞行太陽一圈3.59年(軌道週期),離太陽最近時(近日點)為2.6億公里,最遠時(遠日點)為4.4億公里。

小行星是目前各類天體中唯一可以由發現者進行命名並得到世界公認的天體。觀測者發現小行星後,需先通報國際小行星中心,經初步確認後,會按發現時的年份與順序配予暫時編號。當該小行星至少4次在回歸中被觀測到,軌道又可以精確測定時,它就會得到一個永久編號,發現者便擁有該小行星的命名權。提出的名稱必須經過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的小天體命名委員會(CSBN)審查通過並公告生效。

media photo 台南市政府規劃的「玩轉天文」星動時課天文課程博覽會,吸引數百位許多大小朋友共同參與。陳薏安攝 media photo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歷經兩年的教案編寫,終於完成36套課程《星動時課》,為全臺第一套系統性的國小天文課程。陳薏安攝

媒體報導